護士節特輯丨走進煙臺愛爾眼科 了解眼科護士的故事
- 2025-05-12
戴了20年眼鏡,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摸眼鏡,出差忘帶隱形護理液就崩潰,陪孩子打球總怕眼鏡被砸碎……”
35歲+的你,是否也受夠了被眼鏡“綁架”的生活?但一想到要做近視手術,又忍不住猶豫:
“聽說年紀大了做手術容易反彈?”
“職場這么忙,手術會不會耽誤工作?”
今天我們就來深入聊聊35歲+做近視手術的那些事兒,帶你了解背后的真相!
35歲+做近視手術的獨特優勢,你可能沒想到
很多人誤以為近視手術是“年輕人的專利”,其實中年群體反而有三大天然優勢:
1、視力趨于穩定
近視手術的適宜年齡通常在18-50歲之間,且要求近兩年度數變化不超過50度。
18歲以前,眼球發育尚未完全穩定,近視度數可能還會增長,因此不建議進行手術。50歲以后,眼睛開始出現老花、白內障等老年性眼病,可能會影響手術。
而35歲正處于這個范圍的黃金期,眼球發育成熟,度數基本穩定(病理性近視除外),正是通過手術矯正視力的好時候。
2、性價比更高
35歲+職場人頻繁出差、會議、熬夜,戴隱形眼鏡易引發干眼癥;框架眼鏡又影響形象和運動。一臺10分鐘的手術,換未來20年輕松應對職場社交和家庭生活,對追求效率的中年人來說,性價比反而更高。
我們來算筆經濟賬,隱形眼鏡年花費3000元(護理液+日拋),20年就是6萬元,遠超近視手術的費用。
3、同時解決近視與老花
由于高強度用眼等因素,一些中年朋友早早出現老花。這里跟大家科普下,近視和老花本質是兩種屈光狀態,近視是眼軸過長或角膜過彎,導致遠處看不清;
而老花是晶狀體彈性下降,導致近處看不清。當兩者同時存在時,醫生可通過個性化方案設計,同時解決近視和老花兩個問題。如主視眼矯正到1.0看遠,非主視眼保留50-75度近視用于看近,如此便能同時滿足開車、看電腦、閱讀等多樣化需求。
手術要花多長時間?
A:近視手術分為術前檢查、手術、術后復查三部分,三項內容都至關重要,必不可少。術前檢查是確認能否做手術、適合何種術式、排除做手術的各種禁忌證,為手術提供準確數據的前提。近視手術約有20多項嚴格的術前檢查,檢查時間大約需要2個小時,加上與醫生溝通手術方案設計,需要半天時間。
真正在手術室里的時間,也僅有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。只要根據醫生的提示進行相應的配合,除去消毒、等待的時間,手術過程可能只需要耗時十多分鐘。但是為了給術后宣教、觀察、休息預留時間,還是建議大家要空出半天。
總的來說,術前檢查需半天時間,手術當天需半天時間。當然,術前檢查和手術不能同天做,因為術前檢查會通過散瞳來進行眼底檢查和驗光,需要有足夠的休息時間才能使眼睛恢復到正常狀態,而且手術前還需要根據醫囑應用抗生素眼藥水1-3天。
術后恢復影響工作嗎?
A:基本不會影響工作。
手術當天就能回家,不用住院,術后1—2天基本可以正常生活、工作。也就是說,周五做完手術,周末休息兩天,下周一就能正常上班。
當然,術后還是要注意科學用眼,避免讓眼睛陷入疲勞狀態。
術后復查在外地出差怎么辦?
A:異地出差也能正常復查。
一年內我們會為患者術后復查6次,術后第1天、7天、1個月、3個月、6個月、1年,都需要到醫院復查。每一次術后復查都有其目的及意義,不可輕視,比如激光類近視手術術后第一次復查是檢查角膜瓣的愈合情況,而術后1周左右角膜瓣應該已經基本愈合、術后反應得到緩解,醫生將根據患者的眼部情況調整用藥。
經常異地出差的朋友也不用擔心,我們擁有881家專業眼科醫療機構,支持1年6次全球免費異地復查,不管在哪出差,都能在附近的醫院完成復查。